農業部發布了《全國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規劃(2016-2020年)》。該規劃作為《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的配套規劃之一,旨在有序推進“十三五”全國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兑巹潯诽岢?,到2020年,建成一批裝備完善、反應快速、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部、省、市、縣農業綜合執法機構;沿海沿江沿湖和主要流域漁業行政執法機構達到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漁業資源調查船需求滿足率有效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農產品質量追溯能力明顯提升,基本實現向規?;a經營主體的全覆蓋。 由于頁面字數限制,小編對規劃內容有所刪減,詳細內容請點擊文章來源:農業部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頒布農業法律25部、涉農行政法規76部、農業地方性法規1300多部,農業農村發展已總體實現有法可依。截至“十二五”末,農業執法、漁政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人員已分別達到3萬人、3.5萬人、10.8萬人,農業專職執法隊伍正加快形成。但在執法監管設施裝備方面依然存在數量不足、性能不高、協調不夠、投入偏低等問題,迫切需要在“十三五”時期加快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推進農業執法監管能力現代化。
《規劃》以保障現代農業健康發展、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為核心,突出陸域綜合執法、水域監管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三大板塊,聚焦日常巡查、案件受理、執法處理、監督管理、涉案物品處置等五大環節,著力提升陸域農業綜合執法、水域漁業行政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應急響應、快速處置、協調聯動能力,全力補齊農業執法監管設施條件短板,為提升農業系統執法監管效能,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產業安全提供重要支撐。
針對不同領域執法監管特點,《規劃》分別明確了各層級農業綜合執法、漁業行政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的建設定位、建設布局和建設標準,為各地和各級農業部門統籌推進項目建設、科學確定建設內容提供了明確依據,大大增強了《規劃》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實用性。
全國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規劃(2016—2020年)
前 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戰略部署,強調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執法資源整合,提高執法能力。農業執法監管能力是提高農業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率,規范農業生產流通秩序,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全面提升農業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保障?!笆濉币詠?,我國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穩步推進,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執法體系不斷健全,執法條件加快改善,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法治屏障。但是,與不斷變化的現代農業發展形勢和日趨增長的執法需求相比,農業執法監管條件建設仍然滯后,亟需多方施策,加快補齊執法能力短板,切實發揮依法治農護農作用。
為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有序推進“十三五”全國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植物檢疫條例》《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生豬屠宰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漁業船舶檢驗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與國務院有關文件,編制本規劃。
本規劃所指的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主要包括各級農業綜合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開展執法監管所必須的設施裝備建設,具體涉及種子、植物檢疫、農藥、獸藥、肥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農機安全監理、農產品質量安全、動物衛生監督、畜禽屠宰、漁政、耕地質量管理、草原監理、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等領域。
本規劃期限為2016-2020年。
一、建設現狀
略
二、總體思路
?。ㄒ唬┲笇枷?/span>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決策部署,立足農業現代化建設需求導向,以保障現代農業健康發展、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為核心,在合理界定現有執法監管職責邊界和各級執法機構職責分工的基礎上,突出陸域農業綜合執法、水域漁業行政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三大板塊,圍繞監督檢查、行政強制和行政處罰等主體職能,聚焦日常巡查、案件受理、執法處理、監督管理和涉案物品處置五大環節,強化基本裝備、現場處置、特殊應急等設施裝備建設,提升應急響應、快速處置、協調聯動能力,著力構建全域覆蓋、重點突出、層級分明、上下銜接、精干高效的陸域農業綜合執法、水域漁業行政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三大體系,為提升農業行業監督和執法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ǘ┗驹瓌t
1.統籌整合。統籌陸域農業綜合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內各層級執法監管機構的功能定位和職責任務,確定各層級執法監管機構的建設需求和目標,形成各層級相互銜接、有機結合的執法格局。統籌整合各級漁業行政執法機構,明確不同水域、流域、海域漁業行政執法監管的建設主體和職責任務,實現對近海水域、大江大湖、邊境水域的漁業行政執法全覆蓋。
2.突出重點。著眼于夯實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基礎,強化農業執法監管關鍵環節設施條件建設,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等重要領域建設,提高農產品主產區和農產品流通關鍵節點的農業執法監管能力,提升農業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互聯互通能力。
3.填平補齊。針對不同領域執法監管特點,分別明確各層級農業綜合執法、漁業行政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標準配置,根據實際情況填平補齊,確定建設內容,增強項目建設的針對性、實用性。
4.建管并重。堅持執法監管能力建設與體制機制創新并重,建設投資與經費保障相適應,圍繞建設裝備長效發揮作用,注重設施裝備前期建設與后期運行相銜接,優先安排綜合執法改革到位、運行機制順暢、人員經費保障較好的陸域農業綜合執法機構、水域漁業行政執法機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
?。ㄈ┙ㄔO目標
通過努力,農業執法監管設施條件和儀器裝備水平顯著改善,農業執法監管布局顯著優化,聯合執法監管能力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協作緊密、運行高效、支撐有力的農業執法監管能力條件保障體系。
——陸域農業綜合執法能力穩步提升。到2020年,建成一批裝備完善、反應快速、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省、市、縣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農業執法監管職能整合和執法監管資源集中配置與利用的格局基本形成,執法成本大幅降低,執法效能明顯提高。
——水域漁業行政執法能力穩步提升。略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穩步提升。到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手段明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實現向規?;a經營主體的全覆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到位,高效化、智能化、信息化、網格化的監管模式基本形成。
三、陸域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建設
圍繞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及其添加劑、動物衛生監督、畜禽屠宰、畜牧管理、農機安全監理、耕地質量管理、草原監理、內陸水面養殖和捕撈、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農業轉基因監管、植物檢疫等領域,滿足日常巡查、案件受理、執法處理、涉案物品處置、涉農民事糾紛調處等執法監管需要,開展農業綜合執法信息平臺、執法工作場所、移動平臺和農業執法監管專用車輛等裝備設施建設。
?。ㄒ唬┙ㄔO定位
健全農業綜合執法體系,著重改善監管檢測手段、執法裝備、儀器設備等執法監管條件,提高農業綜合執法能力,確保陸域農業綜合執法體系高效運行。構建陸域聯動執法網絡體系,增強省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對本省區農業綜合執法的指揮調度能力;提高地市級以上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對轄區內重大及跨縣(市、區)農業違法違規行為的直接查處、協調處置能力,以及高劇毒農獸藥及其他違禁投入品等罰沒物品的存儲管理能力;重點強化縣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的主體核心作用,提高農業綜合執法體系的整體運行效率。
?。ǘ┙ㄔO內容
圍繞陸域農業綜合執法的功能定位,從指揮調度到查處處置等關鍵環節入手,完善各個層級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建設。
一是省級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建設。建設1個農業綜合執法指揮中心、1臺車載移動執法指揮調度平臺、1臺移動執法平臺、3臺農業執法專用車。
二是地市級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建設。建設1個執法工作場所、1個罰沒物品臨時存儲設施、2臺移動執法平臺、5臺農業執法專用車。
三是縣級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建設。建設1個執法工作場所、2臺移動執法平臺、7臺農業執法專用車、12臺農業執法(督查)專用摩托車;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建設完善相關設施設備。對于牧業大縣,要充分考慮草原監理執法機構能力建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農業移動執法平臺和農業執法監管專用車輛的配備數量;對于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下轄縣,賦予臨時存儲罰沒物品的職能,相應增加相應設施設備。
?。ㄈ┙ㄔO布局
依托省級、市級和縣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建設相關項目,具體建設布局如下。
省級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建設項目:主要在農業綜合執法改革基本到位(涵蓋所有農業執法職能),省—市—縣三級執法體系或市—縣兩級執法體系基本建立的?。ㄗ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建設。
市級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建設項目:主要在全國重要農產品產銷地及農業投入品重要集散地所在地市,以及建立起職責明確、綜合執法改革基本到位(涵蓋所有農業執法職能),運行機制順暢、規章制度健全、財政經費充分保障的地市建設。
縣級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建設項目:主要在農業大縣、牧業大縣和農產品產銷重要節點縣,以及完成機構改革、運行機制順暢、規章制度健全、財政經費充分保障的縣(市、區)建設。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必須由當地政府確認。
?。ㄋ模┙ㄔO標準
農業綜合執法工作場所建設項目:建設與各層級農業綜合執法功能定位相適應的執法工作場所,統一設計及外觀標識,具體包括農業綜合執法指揮中心、市縣兩級執法工作場所、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等三類項目。每類執法工作場所根據功能需求,相應配備計算機、打印復印機、錄像機、錄音機、照相機、應急通訊設備、數字集群座臺、執法裝備信息化管理設備、監控設備、打碼機和其他辦公用品等專業設備設施。其中,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還配備檢疫工作箱、全自動消毒通道、獸藥殘留速測儀、獸藥成分速測分析儀、動物及動物產品采樣設備等檢驗檢疫設備和公路檢查專用車。
市級罰沒物品臨時存儲設施建設項目:在市轄區內交通便捷、遠離人口密集區域的地段建設罰沒物品臨時存儲設施,統一設計及外觀標識,并配備計算機、冷藏室、密封罐、保險庫等專用裝備。
移動平臺建設項目:包括車載移動執法指揮調度平臺和移動執法平臺兩類項目。統一設計及外觀標識,并配備模塊化的移動平臺車、數字集群車載臺、GPS定位導航儀等設施裝備。其中,車載移動執法指揮調度平臺配備移動指揮系統和移動通信系統,可以實現對本區域移動執法平臺和農業執法監管專用車輛的統一指揮、調配;移動執法平臺配備車載攝像機、移動數碼攝像照相機、紅外數碼攝像照相機、電子碼識讀器、執法記錄儀、暗訪設備、錄音筆、筆記本電腦等取證設備,農(獸)藥殘留速測儀、農(獸)藥成分速測分析儀、動物及動物產品采樣設備、灌溉水質快速檢測分析儀、手持式土壤元素分析儀、氣體快速檢測分析儀、農業轉基因生物速測儀和速測試紙、采樣用電鋸等速測設備,便攜式衛星電話、反光防刺背心、強光手電、頭盔等應急防護裝備。
農業執法專用車輛建設項目:包括農業執法專用車和農業執法(督察)專用摩托車兩類項目。配備專用車、專用摩托車等專用車輛,統一設計及外觀標識,小型GPS導航儀、移動通信系統、擴音器等基礎裝備,移動數碼攝像照相機、執法記錄儀、暗訪設備、錄音筆等取證設備,便攜式衛星電話、反光防刺背心、強光手電、(水、土)采樣設備、頭盔等應急防護裝備和便攜式檢測箱等檢測裝備。
四、水域漁業行政執法能力建設
略
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圍繞農產品生產、收購、儲存、運輸各個環節質量安全監管需要,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指揮調度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點、移動監管設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化站等設施裝備建設。
?。ㄒ唬┙ㄔO定位
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重點落實屬地責任、加強主體管理,開展全程監測,推進標準生產,整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中樞,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對各監管要素(檢測、認證、預警、評估、追溯、標準化等)、全鏈條信息(生產、收購、儲藏、運輸等環節)、各領域數據(產地環境、產品流向、農業標準、認證管理、信用信息等)的共享銜接。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體系,有效提升監管設施裝備水平,實現全程監管、實時監控和主體責任可追溯,顯著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能力。
?。ǘ┙ㄔO內容
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全過程、可追溯要求,以完善基層質量安全監管能力為關鍵,重點建設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指揮調度中心、縣級(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鄉鎮(農場作業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化站等四方面內容。
?。ㄈ┙ㄔO布局
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建設項目: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的基礎上,擴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1個。
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指揮調度中心建設項目:每個?。ㄊ?、區)和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1個。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建設項目:每個縣(農場)建設100個左右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
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化站建設項目:每個縣(農場)選擇5個左右的重點涉農和特色農產品生產鄉鎮(農場作業區),建設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化站,重點強化提升一批具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巡查、快速檢測、宣傳指導、技術服務、應急處置等綜合性服務能力的鄉鎮監管機構。
?。ㄋ模┙ㄔO標準
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建設項目:在農業部已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平臺的基礎上,整合優化有關農資追溯信息平臺,集成開發農業投入品監管追溯子系統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子系統,以及其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的設施設備。
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指揮調度中心建設項目:配備數字集群座臺、指揮系統、通訊系統、監管裝備信息化管理設備、遠程視頻設施設備、電腦、LCD屏、監控中心改造、安全設備、移動監管終端等硬件設備。為強化信息資源整合和設施條件共享,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指揮調度中心與省級農業綜合執法指揮中心合并建設。
縣級(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建設項目:依托農產品生產主體(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農產品收購貯藏運輸主體、農業投入品經營主體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主體建設,主要配備電腦、追溯碼打印機、掃描槍、快速檢測儀及其配套設備、實驗臺、檔案柜監控設備等專業設施裝備。
鄉鎮(農場作業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化站建設項目:配備農產品質量安全流動服務車、巡查電動車、便攜式檢測箱、移動監管終端等設施設備。每臺農產品質量安全流動服務車配備專用中型面包車,小型GPS導航儀、移動通信系統、擴音器等基礎裝備,移動數碼攝像照相機、執法記錄儀、暗訪設備、錄音筆等取證設備,農獸藥殘留速測儀、電子秤、抽檢專用工具箱、多功能媒體播放機、擴音喇叭等專用裝備,便攜式衛星電話、反光防刺背心、強光手電、(水、土)采樣設備、頭盔等應急防護裝備。
六、環境影響分析
?。ㄒ唬┯绊懛治?/span>
規劃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農業資源保護、減少農業投入品使用、促進環境污染修復和農業生態修復,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確保農業資源環境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提高農業生態文明程度。
規劃實施對環境的潛在不利影響主要在于項目建設過程中會產生建筑垃圾,如不及時清理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破壞;執法執行過程中,對有毒有害罰沒物品的處理不當或不及時,也有可能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危害。但這兩方面的風險都在可防可控范圍內。
?。ǘ獙Υ胧?/span>
為最大限度減輕環境影響,將采取以下幾項措施:一是規劃實施中主動邀請環保部門對相關內容進行論證,合理吸納其相關建議。二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新建項目中含土建工程的建設內容,必須在前期工作中做好項目環評工作,取得環保部門審批的環評意見書(表、登記表)。三是項目實施過程中,全程與環保部門保持溝通與協調,對施工中產生的噪聲、揚塵、廢水、廢渣以及垃圾等采取合理措施予以解決,有效控制環境污染。四是項目運行過程中,嚴格按照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對有毒有害罰沒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放射性等嚴重損害環境的廢棄物按有關規定規范處置,確保零排放、零污染。
七、效益分析
通過規劃實施,將進一步強化各類執法資源條件整合,有序改善各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設施裝備,大幅提升農業綜合執法能力和效率,有效規范市場經營秩序,源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切實維護好農民合法權益和農村社會穩定,增強農業資源環境依法保護能力,預期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ㄒ唬┙洕б?/span>
通過加強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將有效提升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大幅度提高農業部門執法監管的有效性和權威性,促進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強化農業投入品和生產過程管理,加快農業物質裝備技術改造升級,推進規?;瘶藴驶a,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有利于營造公平、公正的生產流通環境,促進農產品優質優價,為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ǘ┥鐣б?/span>
通過加強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將有效提升農業部門執法監管的快速反應能力,充分承擔起監督檢查、涉農民事糾紛調處、檢驗檢測等監管職能,使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在農資打假等執法監管活動中切實發揮出“突擊隊” “主力軍”的作用,有效遏制坑農害農現象的發生,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和農村的社會穩定。
?。ㄈ┥鷳B效益
通過加強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對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監測能力和執法協調能力,增強對耕地和基本農田、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種子、草原、漁業資源、水域環境的執法管理及對破壞農業資源環境行為的跨區處罰力度,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同時,將有力推動農業執法監管資源整合,提高綜合執法和協同監管效能,實現對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實時監控,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八、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轉變行政職能
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把農業執法監管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積極協調解決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要從加快轉變職能、全面履行法定職責、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高度認識和把握農業執法的重要性,把農業執法監管成效納入任期考核內容,采取有效措施強化農業執法工作,為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的推進清除體制性和制度性障礙。
?。ǘ┘哟笸度肓Χ?,拓寬投資渠道
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積極爭取將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及執法監管工作納入財政支持范疇,加強項目管理,確保發揮投資效益。加大對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的投資力度,統籌強化相關財政專項資金對農業執法監管日常工作的保障力度,滿足農業執法監管專用設施運行維護的經費需求。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引導各級政府部門通過搭建投融資擔保平臺和公私合營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建設,鼓勵各地將農資生產、農產品流通加工等涉農企業增值稅、所得稅中的地方留存部分適度向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和運行領域傾斜。加大對老少邊窮等特殊地區的支持力度,在扶持政策、資金支持方面予以傾斜。
?。ㄈ┩七M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
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根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承擔的職能和任務,科學合理配置執法力量,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提高特殊執法崗位人員及出海人員的津貼和職稱待遇,確保隊伍的穩定性和工作的連續性。在嚴把進人、用人關的同時,出臺執法標準化指導手冊,努力開展各種行業內部再教育,盡快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和執法手段。進一步擴大培訓教育范圍,確保各類農業執法監管裝備設施使用維護過程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ㄋ模娀O督監管,確保建設成效
加強項目建設的監督監管,建立起職責明確、制度規范、上下聯動、左右配合、源頭管控、全程監管、績效跟蹤、責任可究的項目監管機制,確保實現項目設計更加完善、管理職責更加明晰、監管體系更加完備、項目績效更加顯著的目標。建立規劃中期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適時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監測、跟蹤分析和動態評估,根據監測評估結果,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ㄎ澹﹫猿忠越ù俑?,保障執法效率
以項目建設和實施推進農業執法監管的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理順綜合執法機構和行業管理機構的關系,加強行政資源整合,明確綜合執法機構在監督檢查、行政處罰等事前監管、事后執法環節的主體職能。在強化中央統一調度指揮協調的基礎上,健全不同層級、不同區域農業部門間、檢驗檢測機構與執法機構間的信息共享和執法監管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化協作配合,提高農業執法監管效率。推進執法監管信息全過程記錄,完善執法監管信息公示制度,建立科學的農業執法監管治理體系。